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2、本次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C)、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4、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井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5、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6、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杜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7、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 )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8、怎样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口罩前应洗手, 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9、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
回到居住地之后, 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需要接受屠家医学观察,不要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 (腋下体温≥37.3C)、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疫情期间,“宅家”要点有哪些?
一、勤开窗,多通风
每天3次,每次不低于15分钟,保证空气流通清洁。
二、保持卫生
1. 保持家居表面清洁
必要时可以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消毒,也可直接使用消毒湿巾。
2.勤洗手
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都应及时洗手。
洗手时,注意洗手四要素,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
3. 换洗外出衣物
外出归来后,外衣没有明显脏污可放在通风处晾晒,如果有常见污渍,用普通洗衣液常规洗即可,如出现可疑污渍需用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洗。
4. 正确处理口鼻分泌物
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放入垃圾袋,并及时处理,其他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三、合理膳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适当食用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食物。戒烟限酒,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多喝白开水。
四、健康生活习惯
减少外出,如外出要佩戴口罩。特别是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公交站等,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五、适量运动
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做一些适合室内的身体活动,比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平板支撑等;如有条件,还可借助体育器材锻炼身体,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
六、保持良好心态
1.正确看待疫情信息:通过国家权威信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2.在家中可以做做家务、听听音乐、看看书、和家人说说心里话、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和朋友聊聊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等,分散注意力,放松愉悦心情。
七、如果家中有孕产妇或老人,还要注意如下事项:
1.坚持按医嘱规律服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2.毛巾、浴巾、餐具、寝具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清淡且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进食,做好体重控制。
4.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勤锻炼,增强免疫力。